关于中汇支付及其3次重复到账事件始末
说起中汇支付,想必大家一点都不陌生,今天咱们就聊一聊中汇支付及其3次重复到账事件始末,最后聊聊现状。
中汇支付成立于2009年9月2日,曾用名:“天津朗泰俊科技有限公司”,后经多次改名,于2012年12月24日正式定为“中汇电子支付有限公司”。另于2013年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(俗称:支付牌照),便开始入局移动支付,开展互联网支付、银行卡收单等业务。
中汇在获得支付牌照之后,并没有马上就高调的开始发展实际业务,一直在背后默默的脚踏实地的布局,从下图就可以看出,中汇在2014-2015年间成立的各省分公司,多达20余家。由此可见,中汇高层领导对于快捷支付在中国未来市场上所占比重,还是具备卓越战略眼光的。
然而中汇支付真正被市场所熟知,应该是在2016年“九六费改”期间。当时“九六费改”取消封顶费率,银联重新制定了支付通道结算成本,对于多家支付公司而言,无疑是“当头重棒”。可此时中汇支付却另辟蹊径,立马推出两大优惠政策。政策一:本来市场上大机器机具价格都在399-599元左右,可中汇支付推出的99元一台大机器,具备其他机器所有的功能,加上质量又还可以,在当时的确火的不行。政策二:火热程度更是不用说,应该叫开启了支付行业的先河,本来POS机刷卡都没有秒到一说,都是D+1或者T+1到账,而中汇支付第一个跳出来做D0秒到,因此其他的支付公司根本招架不住。眼看着代理商都被中汇支付给拉走,只能瞪眼干着急,只有小部分支付公司,及时做出挽救措施。光这两项政策,在当时足以让中汇支付名利尽收。小编从企查查上面也查到,中汇为了实施这两项政策,早已提前进行精心的布局。
从时间上面就可以看出来,中汇早已筹备在2016年9月6日实施费改期间有所行动。甚至为此进行A轮融资高达9个亿,可谓是深谋远虑,决胜千里。可是,就这么一家实力雄厚、出类拔萃的公司为何走到今天这个地步,明明手里拥有一副好牌,为什么打的如此稀巴烂?
事情还是要从头说起,据以往自媒体报道,中汇曾在2017年元旦前后,因合作银行的系统升级原因,出现第一次重复到账的事件。当时,中国银联业管委就此类问题下发了《关于XX清算异常事件的通报》([2017]12号)的文件。同时,12号文件也向支付机构提出了三点工作要求:1、分别是强化风险防控意识 2、加强内控管理 3、及时通报重大事项。函件明确要求各成员机构应该高度重视结算业务风险防控,采取有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措施,防范各类操作风险和欺诈风险。同时,成员机构也应合理制定工作流程,明确岗位职责权限,强化业务集中管理和风险集中防控,建立健全结算业务复核机制并严格执行。在“及时通报重大事项”中,银联要求各成员机构,如发生清算异常,应第一时间向银联秘书处通报。
第一次重复到账事件,相信对于当时的中汇而言,根本不值一提,小编估计他们压根也没放心上,毕竟大象被蚊子咬一口,根本不会在乎的,对不对。可是祸不单行,就在2018年5月20日这一天,中汇又不争气的发生了第二次重复到账事件,涉及金额大约1300万元,初步估计是技术问题,重复发送出款指令导致该事件的发生。后续虽然有通过分公司及其代理商启动追款程序,但追款结果如何,尚未得知。
就在大家以为中汇经过这两次事件后,会深刻的吸取教训,严抓风控管理了。可事情总是不如人愿,就在同年8月17日这一天,又发生了第三次重复到账事件,此次涉及金额更是史无前例,居然高达3亿之多。虽然当天下午内部就察觉结算异常,紧急暂停了D0交易出款,并开始研讨追款事宜。随后报警,警方支持启动紧急冻结机制,所有涉及重复到账的结算卡均被暂时冻结。隔天中汇紧急召集中高层加班处理,并正式启动追款。可中汇公司始终没有正面发出通知,只是陆续有商户表示收到来自中汇官方的短信通知,要求将多收到的款项退还回去。但效果好像也很差强人意,因为连续三次重复到账事件,每次追款都是要代理商来为此买单,就像自己拉完shi,每次都要别人来帮忙擦屁股,这个好像说不过去吧。虽然中汇是最大受害方,但所有事件毕竟都是自己造成的,唯有积极面对。所以建议其他支付公司都引以为戒,建立起有效而完善的应急处理机制,平时对自己的代理合作伙伴们都好一点,否则遇到此类突发事件需要求助代理商的时候,真的别怪代理商们太无情了。以上我们也可以看出,中汇内部应急处理机制非常的不健全,甚至内部管理上也非常的混乱,不由得让人多想,到底是领导无方,还是公司蛀虫太多?可悲可叹!
说到底这第三次事件才是压倒中汇公司的最后一根稻草,从去年该事件发生后,有多少代理商没有收到中汇发放的分润?小编相信全国有很多很多人吧!当初中汇虽然成就了一波人,现在又有多少人因中汇而死?小编身边就有很多支付同仁,当初因中汇而起,现在却因为中汇的事件,引起的连锁反应,导致公司也开不下去了,卖房卖车的也不再少数。小编只能感叹一句:“中汇,你可长点心吧”,明明一手的好资源,你非得自己“作”。现在好了,自己也是“泥菩萨过河,自身难保”。
从上图我们也可以看到,目前中汇支付股权已被冻结,公司还有一大堆法律诉讼要处理,根本无暇顾及代理商,更无心处理业务上等问题。甚至旗下掌富通POS机,秒到时间也变的飘忽不定,由原先规定的秒到时间变为现在下午1-2点就不秒到了,在不通知的情况下,自行转为T+1到账。难免让人多想,中汇到底还会不会起死回生?
小编经常会收到小伙伴们询问,中汇公司到底还会不会发分润了?毕竟当初很多人都是以中汇的产品为主推品牌,如果不发分润下来,不知道怎么给下面代理商交待,不知道自己的支付之路怎么继续走下去。说句实话,小编心里也很茫然,不知该怎么回答此类问题。如果中汇未来还打算继续在支付市场上存活下去,那小编也相信定会处理好这些分润纠纷的问题,毕竟一个支付公司的口碑,与其业务息息相关。如果就此宣布破产,那真的会让很多支付人寒心。
最后小编多说一句,对于支付公司而言,政策是否突出真的只是很小一部分,能做好风控管理,有条不紊的保证每个产品的稳定运营,对于旗下代理而言,已是最大的保障。那么对于代理商而言,选择一位好的上级,并不是看他会不会吹牛逼,他的做事能力、原则、是否讲规矩,才是你应该考虑是否合作的重点因素。
- 上篇:同样是重复到账,中汇支付却沦落到100%股权被冻结?
- 下篇:没有了